【新疆日报】若羌县将率先全面实现精准脱贫
若羌县作为中国最优红枣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2元、连续7年名列西北12省市区的首位。针对绝大部分的群众富裕了,还有1245户3089名群众因各种原因经济收入偏低,县委年初毅然决然提出“一年高标准脱贫、四年稳定致富”的目标,确保年内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到“十三五”末达到1万元。
经过深入调研,县委创新扶贫开发理念,紧紧围绕扶贫先扶志和就业创业这两项重点,制定“八个一批”的精准脱贫措施,即教育脱贫一批、促进就业脱贫一批、扶持生产发展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民生改善脱贫一批、社会帮扶脱贫一批、成立国资专业扶贫公司并将经营收益全面支撑财政兜底所有丧失劳动能力群众,既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又充分尊重群众就业创业的意愿;既考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让各族群众一道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又开辟了新的扶贫资金注入渠道,可以极大地缓解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扶贫先扶志,扶“口袋”又扶“脑袋”
从多年来的扶贫工作实践中,县委深刻认识到脱贫对象“等靠要”思维定式,造成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不足是扶贫攻坚首要解决的问题。今年初,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县四套班子成员纷纷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带领县直包联单位干部深入联系点的贫困户家中“结对子”,灌输“人穷志不穷”“勤劳奔小康”和感恩的思想,面对面宣传扶贫政策,量身制定扶贫计划,引导困难群众通过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以励志教育为切入点,转变困难群众的思想现念。县委专门组建精准扶贫宣讲团,走进农村巡回宣传群众身边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勤劳致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激励人,增强困难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观念的转变。麦热木尼萨·阿布都艾尼是一个失去右腿的残疾妇女,她身残志不残,一边照顾瘫痪的丈夫,一边要挣钱养家,供女儿上大学,家庭极为因难,生活压力很大。在社区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做起了菜店和卖饺子的生意,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她感慨地说:“党的好政策、好干部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以增强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为突破口,全县掀起就业创业的春潮。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困难群众的就业意愿,依托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邀请专业技师,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分门别类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技能培训,颁发技术等级证书,使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有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与此同时,第一书记和包联干部及早动手,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找工作,主动与企业对接就业岗位,在全县企业就业对接会上统一签订用工合同,使1842名困难群众同步上岗就业,从此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有不少困难群众在政策的扶持下自力更生,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滚动式扶贫,保障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困难群众增收是基础,致富才是目的。县委把精准扶贫作为最重要、最迫切的民生来抓,下大力气高位推进。组建楼兰爱心基金,县级干部带头、全社会捐款献爱心,共募集捐款1650万元,专项投资增值,用于精准扶贫事业。在县财政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快速多方筹措到位资金8000余万元,专门成立国资爱心公司,以股权投资为主,确定了5个风险小、效益好、见效快、收益长的项目投资运营、滚动开发,每年预计收益2000万元,四年可收回投资,形成长期优良经营性资产,将项目经营收益全部用于扶贫事业中财政兜底资金,推动扶贫从“输血”向“造血”、从救济向产业开发转变。通过这种滚动扶贫的方式,不仅确保今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还能源源不断地为今后几十年长期稳定致富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县委书记党峰说:“县财政一次性投资开发扶贫项目,能够取得成倍增长的收益,不断提高困难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持续增收致富,也可收获更多的良性国有资产,进一步发展壮大国资,有效减轻财政的压力。”
制定“若羌政策”,助力精准脱贫
若羌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上级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高地方政策补助标准,推出涉及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交通、生产发展等10个方面、39项政策,每一项都是含金量高、普惠性强的政策,让贫困群众享受与其他群众同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基础扶贫工作从单一向综合多样化方式转变。
若羌县在全疆率先全面实行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特别是这两年教育强县建设步伐加快,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不只是让学生“上得起学”,更要享有优质的教育。对被疆内外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县乡村均给予入学补助,让他们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回报社会。
全面启动人民满意医院建设,通过全覆盖实施高标准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在全疆率先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不仅让群众“病有良医”,也有效防止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困难群众在县域医疗机构可先就医治病后结算费用,对确实无能力付费的,可通过重大疾病救助等方式解决,消除了后顾之忧。
若羌县结合幸福乡村建设,重点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对公租房租金、自建房绝大部分的费用通过政策性补助,困难群众只需承担极少的部分费用,并对自来水、天然气、排污、集中供暖等设施费用实行减免政策,让困难群众“住有宜居”,也能过上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吴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