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若羌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若羌旅游>有关楼兰
  • 若羌、楼兰与鄯善是古今都存在的地名,但在现代作为行政区划的就只剩若羌与鄯善,而楼兰在行政区划上已成为一个消失的地名,事实上楼兰古国就在今天的若羌县境内。 (一)若羌概述 若羌此地名自汉代就见诸于文献使见于《汉书•西域传》,称之为婼羌。它与楼兰国相邻并列为三十六国之一。今天的若羌是由古时的两个部分组成的:西南是婼羌,东北是楼兰。西汉汉昭帝以后…[详细]
  •   近日,新疆考古人员在楼兰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残缺的铜弩机,缺少弓弦和弩臂,据推测为汉晋时期制造的军事武器。   弩发明于春秋时期,《孙子兵法》中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弩被用来装备蜀国部队,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和诸葛亮都曾用弩作战。到北宋时,床弩一度盛行,《武经典要》记载有双弓的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详细]
  •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故城遗址175公里。1934年,小河墓地最早的发现者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被其称为这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的地方。小河原本无名,当地人称其为“一千口棺材”的墓地,小河之名系贝格曼所起,小河墓地也因此命名。自贝格曼之后,小河墓地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中…[详细]
  • 楼兰国建立后一直以经营粗放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在月氏王的统治下,和西域诸国一样,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为主导,生产力水平较低。到西汉时中原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封建制生产关系时期,生产力十分发达,物产丰富,以丝绸为代表商品急需外销。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汉代早期丝绸之路经楼兰后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由阳关西行,过白龙堆沙漠,经罗布泊西…[详细]
  •   (一)楼兰美女揭秘   “楼兰美女”是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意外发现并出土的。这是一具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女性干尸。这具干尸还是我国目前寄生虫学研究中,保存的最早的实物标本,被冠以“楼兰美女”的美称。她的皮肤光滑富有弹性,呈红褐色,面目清秀,鼻梁尖高,眼睛深凹,睫毛细长,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她…[详细]
  •   楼兰国的历史,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相当于我国秦朝初年),楼兰就已建立了国家,紧挨着罗布泊蒲昌海西岸,以粗放经营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罗布泊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一望无际,“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罗布泊水量如此丰盈,甚至让不少人以为它就是…[详细]
  •   楼兰遗址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端,现已干涸的罗布泊西侧,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对遗迹进行了多次考察,发现了一座边长大约三百三十米,呈不规则正方形的城墙遗址,出土了一些文物。在城周围的坟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织品、钱币、金银珠宝、漆器、玉器和玻璃制品,还有源自西方的绘画、雕刻艺术品,而城中一座残破的佛塔,是至…[详细]
  •   席慕蓉的一首《楼兰新娘》以美丽凄婉的诗句让人们记住了这样一个远古时代美丽的楼兰姑娘。她的翩翩舞衣早已在驼铃的摇曳中飘飞而去,但那纤巧的足尖踏响的音韵,依旧在西北荒漠的天空下回荡,每一颗扬起的沙粒都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梦想……   1980年春天,新疆考古队同《丝绸之路》拍摄组一起来到罗布泊,探索古国楼兰。偶然在一个寸草不生的土埠…[详细]
  • 神秘的楼兰古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木塞莱斯的爱情故事。   著名的楼兰女尸出土时,发现她身边陪葬着一个美丽的陶罐,上面刻着许多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后来陶罐运回北京,在有关科学家的苦心研究下,终于破解了这些文字,陶罐中的残留物被确认为葡萄酒。原来,这些文字竟是一个王子写给他心上人的缠绵情书:“木塞莱斯公主,你像月光一样纯洁…&hellip…[详细]
  •   楼兰,最早见于我国西汉史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还说它“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杨、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囊驼。”其实,司马迁没去过楼兰,他是根据他同时代的使节张骞的报告写的。可见当时,楼兰古国由于地处丝绸要道,加上水土肥美,曾经盛极一时。   匈奴是汉朝西北最大的敌人。…[详细]
  •   1980年4月14日,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穆舜英,在罗布泊北端铁板河河湾的墓穴中发现“楼兰美女”,经测定,她的死亡年龄在40至50岁之间,距今3800+95年,生前是一个强壮的中年女人,身高1.57米,血型“O”型,她具有古代雅利安人的特征,她身上的虱子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寄生虫标本。 [详细]
  •   中新社乌鲁木齐九月十三日电 (汪金生程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今天表示,楼兰古国的消亡并非单纯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变化才是楼兰兴衰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详细]
  •   10多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淖尔荒原,在人类历史上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变化最为激烈的地区。曾经是交通要冲、绿洲上田连阡陌渠道纵横、人烟袅袅之处,不过数千年的光阴,竟变成了一片没有生命的荒漠。其过程和原因,是人们不能不关注、不能不深入研究的课题。   80年代以来,不仅考古、历史、地理,而且沙漠、生物、气候、地质……许多学科的研究者们,不…[详细]
  •   自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于1900年3月28日在罗布淖尔荒原上发现楼兰古城,次年实施发掘,时光已经流逝 100年。这100年中,楼兰的发现、考察、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步入 21世纪的前夕,回顾一个世纪来有关罗布淖尔、楼兰的研究,不乏历史的教益。   一在许多人的概念中,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淖尔荒漠,历史上名噪…[详细]
  • 三间房 民房遗址   地理位置:位于今天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西南距若羌县城220公里,东距罗布泊西岸28公里。这座古城座落在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处。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详细]
  •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详细]
  •   据《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公元前126 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报告说:“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第一次报出楼兰是个有“城郭”的城帮文明,…[详细]
  •   1901年3月4日到10日,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雇中国农民在楼兰城中十三处遗址内随意发掘,取得了大量汉五铢钱、精美的汉、晋时期丝织物、玻璃器、兵器、铜铁工具、铜镜、装饰品、料珠、木雕艺术品,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汉晋木简、纸质文书即达270多件;随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又发掘了大量文物,仅汉文文书就达349件,不少文书均有纪年,最晚的纪…[详细]
  •   楼兰,是中国史书中最有名的西域国家之一,最初出现在张骞凿空之后归来向汉武帝的报告中。《史记•大宛列传》上根据张骞的所见所闻而记载说: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南河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楼兰一名最早被汉人所知的时代。那么,楼兰之名是由何而来呢。张骞提到的楼兰…[详细]
  • 壁画   楼兰:这个曾经在西域历史上,一个及其具有影响力的国家,这里根据众多的历史文物考证,楼兰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的十字路口,这里在曾经商家云集,百姓安居乐业。从现存罗布泊地区地貌结构和出土文物资料来看,在楼兰地区曾经生活过接近50万之众。而这样繁华的景象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楼兰很快走向了衰败,楼兰…[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86篇文章/共5页